最新目录

科技赋能促进金融发展

来源:新金融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2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019年是互联网诞生50周年,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25周年。到2018年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8.3亿人,互联网市场规模达到11.39万亿元;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3万亿元,占GDP比重为

2019年是互联网诞生50周年,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25周年。到2018年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8.3亿人,互联网市场规模达到11.39万亿元;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3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4.8%,位居全球第二位。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新产业快速兴起,金融科技具有强劲的发展动能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金融科技成为金融发展的动力

近年来,金融科技和信息技术在提供金融服务方面的创新软件应用飙升,使中国成为全球引导者。中国巨大的市场规模以及早期监管机构的“宽松管理”支持了中国的金融科技发展。中国的金融科技服务利用现有的社交媒体平台,交叉进入几个关键领域:非银行数字提供商的第三方支付,点对点贷款,互联网信贷,包括小额贷款,基于互联网的银行和保险,数字财富管理和信用评级。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大型的,有强主导力的金融科技公司已经超越其传统市场,进入金融供应链的其他领域,建立了一个将客户与企业联系起来的综合金融服务生态系统。

(一)非银行平台上的第三方移动支付是中国取得了显着进展的金融科技领域

电子商务和社交媒体的激增以及中国在货币数字化方面的后发优势使得第三方支付的迅速普及成为可能。移动支付的应用程序数量已成倍增加,同时使用量也急剧增加。据估计,2016年通过第三方处理器支付的款项超过人民币119万亿元(约合18万亿美元)(中国人民银行/世界银行)。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现在占据了这个领域的84%的中国市场份额。然而在2016年手机支付占据了总支付额的75%左右。在美国,约20%的电子商务支付来自手机转账(高盛2017)。

(二)点对点贷款(“P2P”)—互联网平台上的贷款交易最近迅速增加

P2P平台是信息中介,因为他们收集信息,评估信贷,促进信息交换,并匹配借款人和贷方。这些平台的资金主要来自散户投资者。过去有限的投资渠道和利率上限,加上银行向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放贷的倾向,为P2P平台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截至2016年底,P2P交易总额达到2.06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2016年银行贷款总额的12%(PBOC)。这些贷款的到期时间很短,平均为5至8个月;2016年的平均回报率为10.5%,低于一年前的13%(PBOC)。近期监管收紧,但P2P平台的数量明显下降。

(三)互联网银行的小额贷款也蓬勃发展

对于网上商店运营商的融资、在线购物的消费贷款和家庭的小额贷款,特别是面临融资限制的农业家庭。拥有商业银行牌照的互联网银行,在这个领域占主导地位。与传统银行相比,互联网银行主要关注小额贷款,并利用从电子商务平台收集的大数据进行运营和信用风险评估。同样,基于互联网的商业保险主要是低价值和短期保险,并具有标准化,简单的合同条款。在线货币市场基金余额宝的出现,扩大了投资者对基金管理参与的积极性。它调动了支付宝账户中未使用的资金,并将投资门槛从典型的1000元人民币降低到1元人民币。支付宝集合客户的资金投资于货币市场基金和银行存款。极高的灵活性使得客户几乎可以立即提取资金,每天跟踪应计利息,并使用账户中的资金通过支付宝付款。支付宝的易用性帮助该平台迅速扩大了用户群和管理资金。截至2017年底,用户数量增加至4.74亿(约占总人口的30%),管理资金增至1.6万亿元,占银行存款总额的2.5%。

(四)中国的金融科技发展在金融供应链的不同部分具有独特的高度整合

早期在金融科技领域取得成功的企业,已经在整个金融供应链中建立了一个生态系统,扩大了核心业务并将其与消费者联系起来。例如,提供消费贷款、资产管理服务,以及私人和独立信用评分服务。相比之下,美国的公司,如Visa和MasterCard,或PayPal等数字支付公司,几乎专注于一个或几个核心业务,没有开发跨越或整合多重业务的产品。与此同时,使用第三方支付服务越来越多地影响银行业务。银行依赖这些第三方服务供应商提供的金融服务运营技术支持。结果,这些服务的交付变得更加模块化,通常独立于银行业务本身。例如,有存储业务的传统银行可以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相关联,允许其存款人支付消费费用;在此过程中,依靠支付提供商来监控在线交易的资金流动。由于成本降低和运营灵活性,银行将这些服务外包。但业务外包后,与这些业务相关的风险和负债仍然存在于银行。如何使内部控制充分的监测和管理这些风险,即提供这些服务的大型科技公司是否应该受到监管并进入金融监管机构的职权范围。

文章来源:《新金融》 网址: http://www.xjrzzs.cn/qikandaodu/2021/0429/598.html



上一篇:金融与实体经济循环不畅引致风险分析
下一篇:强势的背后是颓势

新金融投稿 | 新金融编辑部| 新金融版面费 | 新金融论文发表 | 新金融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新金融》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