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金融》栏目设置[09/30]
- · 《新金融》数据库收录影[09/30]
- · 《新金融》投稿方式[09/30]
- · 《新金融》征稿要求[09/30]
- · 《新金融》刊物宗旨[09/30]
金融精准助力乡村振兴分析研究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一、精准选择产业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金融机构“回归本源”的重点实际上就是支持农村产业发展。地方金融机构要融入地方实际,根据本地区发展优势,着眼支持粮食生产、
一、精准选择产业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金融机构“回归本源”的重点实际上就是支持农村产业发展。地方金融机构要融入地方实际,根据本地区发展优势,着眼支持粮食生产、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流通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加快构建适应“三农”特点的现代产业体系。比如说特色农业是通榆县农业的优势所在,也是农业的亮点所在。财政部门要借助省我们的优势农产品产业信贷政策,围绕全县林果业、特色农产品、精准禽畜、本地蔬菜以及食用菌等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重点服务好产量产值高、影响力大、规模效应强的特色农业产业,择优支持“一县一品”特色发展。强化农村地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深入开展“金惠工程”、“金融知识普及月”等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实现农村地区金融宣传教育全覆盖。加大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宣传力度,增强农村金融消费者的风险意识和识别违法违规金融活动的能力。规范金融机构业务行为,加强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畅通消费者投诉的处理渠道,构建农村地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二、精准服务对象
金融服务既要满足农户的需求,更要支持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农村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涌现出一批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以及其他有实业背景的“乡村振兴带头人”。该群体生产经营能力较强,但目前普遍面临融资难、投保需求难以被覆盖等问题,对这些群体,应列入金融服务对象,出台相应的金融服务方案,给予大力支持。同时,金融机构要充分借力外部信息平台。并通过组建专业客户经理团队,逐户入户实地调查、走访周围村民、找地方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了解情况等方式对客户摸排挑选,将资金投入到真正有需求的人群身上。
三、精准服务模式
农村金融供求不平衡、信息不对称、信用不完善等现状为农村金融服务带来诸多挑战,做好乡村振兴战略金融服务,就要解决好上述问题,精准金融服务模式。金融机构要主动顺应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变化新要求,紧跟“互联网+”时代步伐,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积极创新产品,满足不同类型农民的金融需求。一方面,产品服务要精准。针对不同经营主体,量身定做创新产品,实现产品与客群的个性化匹配。在可持续的前提下全面提升农村地区支付服务水平。大力推动移动支付等新兴支付方式的普及应用,鼓励和支持各类支付服务主体到农村地区开展业务,积极引导移动支付便民工程全面向乡村延伸,推广符合农村农业农民需要的移动支付等新型支付产品。推动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规范可持续发展,鼓励支持助农取款服务与信息进村入户、农村电商、城乡社会保障等合作共建,提升服务点网络价值。推动支付结算服务从服务农民生活向服务农业生产、农村生态有效延伸,不断优化银行账户服务,加强风险防范,持续开展宣传,促进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政策贯彻精准。结合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有效破解农业经营主体抵押担保难问题,更好满足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此外,金融扶贫要精准。金融机构要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及当地政府扶贫工作会议的精神,积极践行“精准扶贫,金融惠农”理念,紧抓扶贫惠农契合点,创新产品服务,倾斜信贷资源,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全力支持人民奔向幸福美好新生活。
四、发挥财政作用
更好地发挥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等政策的激励作用,引导县域金融机构将吸收的存款主要投放当地。健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推动农业信贷担保服务网络向市县延伸,扩大在保贷款余额和在保项目数量。充分发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作用,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支持乡村振兴。落实金融机构向农户、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发放小额贷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政策。鼓励地方政府通过财政补贴等措施支持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引导更多支付结算主体、人员、机具等资源投向农村贫困地区。全面做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切实加强党对农村金融工作的领导。各金融机构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由总行(总部)一把手直接抓乡村振兴,各级分支机构一把手切实承担起政策落实的第一责任,为农村金融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文章来源:《新金融》 网址: http://www.xjrzzs.cn/qikandaodu/2021/0421/586.html